《大明风华》中,朱棣和朱瞻基都称朱允炆为建文,符合历史吗? - hahabet.vip

《大明风华》中,朱棣和朱瞻基都称朱允炆为建文,符合历史吗?

2020-10-25综合

朱棣对建文帝朱允炆的称呼有变化,但是在网红剧《大明风华》中,对建文帝朱允炆称呼为“建文”却是大错特错。

根据《明史》、《明太宗实录》等官方史料,朱棣从未称呼建文帝为“建文”,而是直呼其名“允炆”。

允炆嗣登大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宪、戕害诸王,祸机之发将及于臣,臣不得已举兵清君侧之恶,以为万姓请命,允炆自弃于天,阖宫自焚。——《明太宗实录》无论是朱棣称建文帝为“建文”还是“允炆”,都是蔑称,不带丝毫的尊重,但是就算是这两个称谓,朱棣也是有前有后的称呼。

估计朱棣在造反成功之前,多少还是要尊称建文帝为“建文”的,这是他当时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他打的“清君侧”的靖难旗号,如果不尊重皇帝,那么朱棣的狼子野心就暴露无遗,唯一的一块遮羞布也就没有了。

造反前称建文帝为“建文”,那是朱棣没有办法,必须尊建文帝为正统皇帝,他起兵造反只是为了剪除朝中奸逆,他的造反行为符合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祖制。

当朱棣打下了南京,建文帝生死不明,他登基称帝后,他的行为其实已经是僭越和谋反,他要扭转舆论,给自己的造反登基一个合法的借口,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建文帝朱允炆当皇帝的合法性。

要否定建文帝朱允炆当皇帝的合法性,那他那四年皇帝朝代就绝对不能被承认,既然皇帝都不被承认,他的帝号“建文”就肯定不会被承认的。所以,朱棣在当了皇帝后,肯定不会把“建文”挂在嘴上的。

既然不能说建文,那么作为叔叔的朱棣称呼自己的侄子的名讳很正常,所以就称呼建文帝为“允炆”,这样的称谓其实就反应了朱棣的心虚,他对自己的起兵造反,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还是比较忌讳。

朱棣要抹掉建文帝那段历史,不但改了称谓,甚至直接更改了他爹朱元璋《明太祖实录》,连自己的亲妈都改了,改成自己是嫡子,朱允炆是抢了他的皇位等等。

《大明风华》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明朝历史网红剧,整体来说,非常符合市场和观众的观感心理,但是其中还是有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准确,大家不能当做历史正剧来看就好了。

从一个小小的称谓来看,朱棣的内心其实非常的纠结,对自己得位不正多少还是有愧疚之感,他也无法面对那段历史,只是事以如此,无法更改。再说了,皇位的诱惑谁又能抵挡得了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致函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2013dian.com/wiki/2576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为了保护达尔文进化论 史前巨人证据被销毁

为了保护达尔文进化论 史前巨人证据被销毁

美国航天航空学会(AIAA)曾指控说,为了保护达尔文的所谓人类进化论,史密森学会参与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案件。一份史密森学会发布的机密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代早期。这些密档证明,他们下令由高级别的管理员销毁成千上万的已经在美国发现的巨人的...

崇祯上吊时 15万锦衣卫怎么没见出来救国?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答:在明朝从苦苦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全过程里,大明皇室的“得力干将”,至今常在野史票友间“实力圈粉”的锦衣卫,表现也令人唏嘘。虽然说起锦衣卫,后人常津津乐道的,就是其令明朝官民谈之色...

《康熙王朝》里康熙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没有继位?

康熙的这九个儿子可以说是很优秀了,而这几个儿子呢,在当时又站成了四派,大阿哥是长子一个人是一派,四阿哥跟十三阿哥是一派,三阿哥是一派,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跟十四阿哥是一派,在这九个阿哥里面,其实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几个阿哥都是很优秀的,可...

曾仕强教授曾说乱世出忠臣,魏征的出现是对唐太宗的侮辱对吗?

世乱见忠臣,不意味忠臣出现的年代是乱世。 魏征是能臣、诤臣,但算不上忠臣。身为隋人投唐,身为李建成属官又投李世民,与忠臣二字挨不上边。李世民真正的忠臣是尉迟恭、程知节等人,这些人是能为李世民舍弃身家性命的。 魏征更像一个职业经理人,投奔李建...

五代中的“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

熟稔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公元907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被权臣朱温篡夺建立梁朝,李唐王朝就此灭亡。可是,仅仅二十年后,中原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个政权,其国号一样叫“唐”,皇帝一样也姓“李”,只是历史学家为了将这个“唐”和之前的“李唐”相区...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明太祖朱元璋,为打击贪官,在大明王朝掀起了血腥的“空印案”。为什么乾隆皇帝对超级贪官和珅,无动于衷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 粗识乾隆皇帝的为政措施 三少常常会想,当皇帝应该是很辛苦的,那么多的国家大事,如何能够有效地管理好,应该是做皇帝...

后人对宋徽宗有怎样的复杂感情?爱恨交织吗?

宋朝是汉唐文化的高级延续和展示,诗词,绘画,以及文官制度到此时达到了巅峰。宋太祖赵匡胤实行了一项改变中国历史的固本制度,那就是,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在平定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后,可以说很大程度统一了黄河以南地区,但此时的宋太祖并没有像以往皇帝...

为什么《史记》能流传下来?

诚邀,谢谢。 我认为能流传下来原因有三: 第一,应该感谢伟大的战略家、政治家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以帝王专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这种专制实质上也是赤裸裸的“一人治...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汉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明人?

1.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真正统一全国的。而不论是西周还是东周都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而不被国家认可。所以周人被淘汰。 2.因为东周时间太长。楚人,秦人,赵人都成了地方名词。如果秦国统一时间够久,那么叫做秦人的可能性很大。但毕竟二世而亡。所以秦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什么时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

中国从古至今为何只有武则天这一传奇女帝?

武媚娘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初入宫闱的清纯少女,成为老年皇帝唐太宗的五品才人;到“天书”预言的“女主武氏”带来的危机甘降级做御前待女,再到小皇子的知心人;后因先皇驾崩被发配到感业寺为尼姑;与新皇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后以皇后宫女的...

隋唐之间有过哪些政权?为什么都失败了?

隋唐之间,当时社会天下大乱有十八路反王逐鹿中原。这时的隋末朝廷乌烟瘴气,就像没有生命的皮球,任意地让人们踢来踢去各方势力争权夺利。隋政权土崩瓦解,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隋朝的大臣李渊起兵反隋,成功地取代了隋朝...

日本人看完《亮剑》是什么反应?

《亮剑》在我国的热度一直很高,深受大家喜爱,那么日本人看到该剧会是什么反应呢? 我认为日本人看到《亮剑》与看到其他抗日神剧的感觉不会有太大出入,首先一开始一定会浑身不自在,毕竟看到剧中自己的“同胞”被砍瓜切菜般的杀掉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的,接着...

为啥李存勖各种大败契丹,宋朝就不行了?

李存勖,后唐庄宗,继承了父亲李克用的军政集团,一度击败后梁,平定巴蜀,差一点统一了中国。北宋,面对契丹屡战屡败,狼狈不堪。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李存勖可以吊打契丹,而北宋就不行呢? 原因有三。 第一,李存勖本身军事才能出众,宋太宗是个军事弱智...

明朝有哪些暴君?

暴君不一定不是明主。 明朝最大的暴君大概就要数太祖朱元璋了。 文字狱一次杀个几万人很随意~ 科举考试虽然没舞弊但为了南北平衡杀个把知识分子,甚至当年直接重考放南北榜,都是一言可决。 以至于明朝为官死亡率远高于从事其他职业。 但,暴君归暴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究竟该怎么断句?如何解释?

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面是诏书的内容。 我们在看古装影视剧时,经常能看到一个太监装模作样地展开圣旨,扯着嗓子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是一个笑话,因为编剧导演不太懂如何正确断句。 很多人并不知道古代的文字资料是没有...

贞观大闲人高阳的结局?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  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婚后,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私通,唐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公主奴婢数十人,高阳公主非常怨恨。唐太宗驾崩后,高阳公主,哭容不哀。 ...

秦锐士的起源和规模是什么样的?在秦国被灭时,大秦锐士是否还有留存?

秦国锐士是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时期,奖励耕战,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军力大振。 上将司马错以魏武卒为基础严格挑选训练组成铁鹰锐士,每名士兵负重约八十斤,入选的士兵不光体魄强健,更是要马战步战及各种兵器样样精通,所以秦国锐士只有一千六百多人,但...

廉颇的功绩有哪些?

谢邀。 一、生平简介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魏,歼敌立功,以勇猛善战闻名于诸侯。秦、赵为争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壁垒坚守,相持三年。赵王中秦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遭致惨败。 前251年,他打破燕军...

穿越到初唐的小说?

  回唐,超级好  回唐传荡气回肠  《江山美色》  《唐朝三好男人》  《大唐御医》  《化工大唐》  《唐朝公务员》  《梦落大唐之繁花落定》  【文案】  一个在现代拥有完美爱情的女子,误入大唐,托身于富家小姐容书儿。容书儿不甘流落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